返回首页 | 返回本书目录 |

以赛亚书第三章 

三1~四1
对耶路撒冷及其妇女的审判
三1 被困的实情 围城战争的目的是孤立城市,全面封锁,逼使人投降。敌军绕城扎营,因此不能收割食物,也没有人能带食物进来。城内的人只能靠着储粮过活。如果城市的水源是城外的井或水泉,围城时间会很短,因为水槽很快就会没有水。耶路撒冷在城内有供水处(见:代下三十二3注释)。围困的支持通常端赖领袖。克服围城困境的「资源」在于能干的领袖,如何鼓舞士气,同时分配粮食得当。
三2~3 领导阶层 此处的领袖列单相当完备,囊括了军事、宗族领袖,圣职人员(正规与非正规的),以及政治顾问。
三5 老人的地位 在以色列社会,最年长的男性是一家之主,他在小区内即代表家庭,为家庭作主。所以,家中长者多受社会尊重。
三6 领袖的衣袍 这里的衣服是指连穷人也有的基本衣着,是必需品,所以在律法里禁止用人的衣服作抵押,隔夜不还(见:出二十二26~27注释)。这段经文的意思可能是指情况非常恶劣,很多人连衣服也没有了(因此,有衣服的人更有地位),不过也可能意指王的衣服。同时代的亚述文学里提到,王的衣服在某些礼仪中居重要角色,特别是王位交替仪式。如果有凶兆,显示王的生命有危险,就会指定替身君王,穿上王袍,代表坐上王位,承受凶兆的恶果。此处并没有王位交替仪式的意思,但是衣服的确有个重要的功能。
三16 脚饰 脚镯一般是铜作的圆环。该希伯来字亦指绑骆驼的铁物。有些挖掘出土的铁器时代坟墓,手镯与脚镯还附在身体上。
_
古人的手镯

三17 秃头、长疮 「长疮」的译法并不确定。另一可能就是像和合本所译,无非是「秃头」的另一种说法。很多译法是指整个头被剃,但是希伯来文特别指的是前额。在美索不达米亚,头发剃去一半,是公开羞辱的惩戒方法。特定的发型也用来标示奴隶的身分。
8~23 古时精品 「发网」我们现在已经知道是太阳形状的饰品,「月牙圈」顾名思义则与月亮有关。此处有很多名词都有不同的解释。例如,「香盒」(20节)一词的翻译,揣测成分极高。考古学家虽然发现香水瓶,但是不可能当作珠宝佩戴。有人建议是一种护身符,与下个用词匹配。有关古时珠宝的信息有几个来源。一些文学作品提及佩戴不同的首饰。有些文献(例如:马里信件)列有礼品或贡品的清单。里面提到的一些首饰,可以在浮雕或图画,或是考古挖掘物里找到。但是这里有不少用词找不到实际对象是什么。
四1 七个女人的要求 这些女人想必失去了丈夫与儿子,虽然有能力生活,却失去了社会上的保护。这是战争后常见的现象。从法律与婚约角度来看,供给衣食是丈夫的责任。但是这些女人因为出于社会对女人的要求,要的不是经济保障,甚至愿意放弃传统的嫁妆,只想有个家室。或者,最惨痛的可能性是被敌军蹂躏怀了孕,所以想要给孩子找个家。

──《圣经背景注释》

赞助商链接

返回基督教圣经